英國小學:孩子考第幾,一直是個謎
英倫今年的春天來得特別遲,往年可以穿單衣的時候,今年還沒有脫下防寒服;往年櫻花、桃花競相開放的時候,今年才勉強露出花苞;往年草地上到處是歡聲笑語的時候,今年還到處都是一把把沉悶的黑雨傘。
然而,筆者和孩子們的心依然輕松得能飛起來,仿佛剛剛經歷了一場漫長而緊張的戰斗——申請中學,人生中的件大事,如今終于塵埃落定。
為人父母是辛苦的,但也是一場重新體驗人生、彌補缺憾的旅程。養育孩子的過程,也讓筆者跟孩子一起,在異國文化中又完整地經歷了一次小學時代。
分桌的奧妙
英國的小學4歲入學。上學前,家長需要向學校申請,同時有機會帶著孩子參觀正在上課中的學校。
教室桌椅的擺放,是三四個人一張小桌子,不同科目會有不同的做法。因為雖然沒有考試排名次,但是老師會根據孩子的學習能力分配座位,水平相近的三四個孩子坐在一起,每張桌子的課堂練習和作業都不一樣——學習能力強的孩子,老師會安排更具挑戰的學習任務;能力差、速度慢的孩子也不會有跟不上進度的挫折感。而桌子的叫法,只會根據桌子的顏色來命名,而不是有排序色彩的數字。孩子們的座位也會隨時調整。作為家長,筆者是在孩子上學很久以后,才慢慢領悟到分桌的奧妙。
我們的小學時代,有兩個高頻詞:“學習”和“紀律”。學習的重要無需贅言,學習好幾乎可以“一俊遮百丑”。除了學習,強調得多的就是紀律。我們的紀律更多是以否定的形式體現:不準怎樣、不要怎樣,而英國的小學教室里則很少聽到老師以“Don’t”開頭的句子。當孩子們太吵鬧,老師通常不會說“不許講話”,而是馬上明確要求做的事情,例如以特定的節奏拍手、拍頭、拍膝蓋,又說又唱又動作,孩子們為了跟上節奏,原本的嬉鬧、閑聊自然都停止了,等這個拍手動作歌唱完了,教室也就安靜了。
英國小學的教室里,很少強調不準做什么,而總是把重點放在鼓勵孩子做什么:積極提問、發表意見、參與討論等等。教室里總像是春天早上的樹林,充滿了活潑、雀躍的聲音。年幼孩子的注意力原本就很難集中太久,老師講得很短,給予學生更多表達和參與的機會,或許比讓50個孩子安安靜靜地聽45分鐘容易多了,效果也好多了。
尊重孩子的天性,盡量少約束、盡量多鼓勵孩子的參與和主動學習,授課形式不拘一格、生動多樣,算得上是英國小學課堂的一個特色。能做到這一點,除了教學理念,英國小學的小班制度也功不可沒。私立小學每班不超過20人,公立小學每班則多30人。三年級以下還每個班都有協助任課教師的助理。師生比例的巨大差異,也體現出背后教育體制的不同。
不值錢的學區房
今天的英國小學,可以粗略地分成公立和私立學校。
在英語里,英國公立小學叫Primary School, 通常包括4歲到7歲孩子就讀的infant school和7歲到11歲就讀的junior school。這類學校不僅學費全免,連課本和文具也不要錢,甚至學校的午餐也可以根據家庭的收入狀況申請免費。
公立小學的申請是根據住址就近原則,也就是按照所謂學區劃片。然而,相比北京東城史家胡同小學附近一個7平方米的平房也能賣上百萬,英國的學區房并不值錢。換句話說,很少有人為了讓孩子就近上某所小學而花高價買房。究其原因,是因為這些好小學并沒那么好,更好的小學是私立學校。而入讀私立學校受限的,不是家庭住址,而是家庭收入,以及父母為孩子的教育投入的意愿。
私立小學在英語里是另外一個詞:Preparatory School,意即為進入公學做準備。英國的“公學”都是私校,對應的英語名稱是“Public School”;而公立學校,即政府辦的免費學校叫“State School”。英國只有私立學校才分男校、女校,這是因為英國私立學校,尤其是男校有數百年的傳統,早期的教育都是男女分開的,就連劍橋、牛津初也只招收男生(如同僧侶)。直到建校五百多年以后,劍橋大學才開始招收女生。
英國的私立小學女校7個年級(男校則是9個年級,學生年齡4歲到13歲),加起來通常只有幾百名學生,較之國內的小學,規模都不大,小學的數量則相比之下很大。每個小學都有機構定期的評估報告(一般兩三年一次),但是并沒有官方的排名。一個小學的質量,往往是靠周圍社區的口碑。
英國小學沒有統一的教材。
對于公立學校,政府教育部門有一個簡單的參考綱要,規定特定年齡的孩子應取得的能力。至于如何讓孩子獲取這樣的知識與能力,則是學校甚至授課老師個人的安排。
私立學校不受這個參考綱要的約束,但是通常會大體與公立學校相當但更加深入,或者提前的內容。例如,如果公立學校的孩子要求在7歲掌握乘法口訣,那么私立學校往往6歲就開始講授。
公立小學低年級一般沒有作業,私立小學則從4歲上學的天起就有作業,但是英國小學生的作業量并不大,而且都是規定時間。如果所有的作業用了20分鐘還沒有寫完,就可以不寫了。
私立小學的主課設置與公立學校相當(如數學、英語、科學、歷史、地理、IT等等),但是有很多的課外活動。從核心課程之外的課程表,就看出較大差異。在很多私立學校,游泳、芭蕾、足球、橄欖球和板球,都是體育課的一部分。外語課程的種類很多,法語、西班牙語、意大利語、漢語、日語都是受歡迎的語種。而交響樂團有的樂器,幾乎校內都能找到老師,一對一的樂器課程和聲樂課也都是在校內上。此外,學校還有很多單獨付費或者免費的課后班,包括美術、棋類、球類、園藝、手工等等。
私立學校不僅秉承獨立自由的教育理念,更享有豐富的教育資源,使英國的精英教育可以做到。
“快樂的孩子會成功”
出于過去多年的習慣,孩子上學以后,筆者總想知道孩子在班級、年級的排名,好像只有同齡人的坐標,才能提供判斷孩子學習成績的參照。然而,英國的小學從來不會滿足家長的這一要求。學校沒有學習成績的排行榜。
每個學期都有通報學生學習和各方面表現的家長會。家長會是一對一的,場面如同商務洽談會,各科老師每人一張桌子,家長按照預約的時間,一個接一個地跟老師談。家長只能跟自己的孩子比較。因此,誰是班里的尖子,誰落在班級的后面,永遠都是只有任課老師才知道的“機密”。
整個中小學時代,筆者很幸運,一直是深受老師喜愛的拔尖學生。那時,班主任幾乎每次班會時間都會批評一兩個學生,而且一般這樣開頭:“某某,你若是成績像徐紅、姜豐那樣,你上房揭瓦也行……”當然,某某的家長在家長會上也會被老師點名批評。
當時,每年排行榜結果出來,筆者要么為排了名開心,要么為排了第2甚至第三懊惱。時隔三十多年回想,不由得深深同情某某同學和他的家長,不敢想象孩子和家長當時的心情。筆者依然熱愛自己的老師,理解她的苦口婆心,畢竟她的做法是囿于那個時代的教育觀念。
與中國小學生每人頭上都有個看不見卻人人知曉的好學生、差學生、中等生不同,英國小學生很難貼上這樣的標簽。
女兒的很多同學在一起已經7個年頭了,她們互相記得彼此的生日、特長、好惡,熟知各自的脾氣,但是卻很難有公認的程度的排名?;蛟S,她們自己以及老師都不會以學習成績為主導來評判一個孩子。他們的標簽更多的是每個人的強項:有的孩子數學特別好,有的寫作非常強,還有的擅長表演、繪畫,或者某項運動。讓筆者驚喜的是,一個班將近20個孩子,幾乎每人都能找到值得驕傲的過人之處!期末擇優的評獎,一個經典獎項是獎勵這學期進步大的孩子,而不是所謂的孩子。
英國小學老師對于成績優異的孩子似乎沒有偏愛,正如對成績差的孩子也沒有偏見。對于學習成績在年幼孩子身上的差異,老師更多地看成是孩子發育早晚的不同而已。
英國的學校固然也強調學習,但是學習遠不是教育的出發點和終結處。
兒子學校的學生手冊頁,不是“好好學習,天天向上”,也不是“知識就是力量”,而是:Are you happy and a bringer of happiness? (你是不是快樂?你是不是一個帶給人快樂的人?)
這句話的下面是一行小字:我們希望你在學校是快樂的,但是有時候你可能感到情緒低落或者為某事困惑。這時候的黃金定律是跟人談談。接下來是一長串學生可以隨時傾訴的人的名單:班主任、舍監、指導員、宿管、年級主任、校長助理、校醫、副校長、學校顧問……校長,以及校長的夫人!名單后面又是一句叮囑:記住,把難題告訴別人比自己一個人憋在心里容易多了,如果你不想一個人單獨去見大人,請個朋友陪你去。
幾乎有8年了,自從幼兒園起,筆者每一次去接孩子回家,句話一定是:孩子,今天過得好不好?開心嗎?當看到每個學生人手一本的手冊,筆者一下子就愛上了這個學校。
在國內的中小學里,往往是成績優異的學生才會快樂,套用一句英語,即achieved children are happy,而成績不好的學生常常會滿是挫折和沮喪。英國教育家則認為,一個快樂的孩子才會取得成功,也就是happy children achieve,一個好的學校會竭盡全力關注和保護孩子的快樂。
英國版小升初怎么考
英國的公立小學以及私立的女校,六年級結束,也就是11歲的時候升中學。因此,升中學的考試也被簡稱為“11+”,也就是英國版的小升初。英國的私立男校則上到八年級,在13歲的時候才升入公學。其實,若要探討兩個國家教育理念,甚至文化觀念的不同,中小學的錄取標準是不錯的切入口。
公立中學依然是按照家庭住址劃片入學,學生基本沒有升學的負擔。但是,11+在英國之所以能成為一個總量驚人的經濟鏈條,是因為有兩類學校需要考試申請。一類是公立學校中的文法學校(Grammar School)。文法學校在英國起源于中世紀,后來逐漸演變成偏重學習成績、入學要經過選拔考試,但是依然免費的中學。其生源素質、教學質量、畢業生升學前景自然也是公立學校中好的一類。因為公立小學、私立小學的畢業生都可以申請文法學校,而且英語和數學兩門考試成績的總分是衡量標尺,因此其統一入學考試的競爭一向十分激烈。
還有一類需要考試的是私立中學。英國聲名遠揚的寄宿學校都在這類當中。如果說文法學校的競爭非常激烈,那么的私立中學,競爭就更加激烈。而排名、聲譽都相對差的私立中學,則比文法學校更容易申請,主要門檻是家庭的財務能力??梢钥隙ǖ卣f,英國好的中小學,都是的私立學校。這類學校的師資、設施、傳統、生源、課程設置的廣泛、畢業生去向,都是無與倫比的。私立中學擁有完全的自主招生權,對考生的考量比文法學校全部得多。
先說考試。11+的考試科目由學校自主決定,一般會包括數學、英語、語言推理和數理推理。前兩門考查的是一個學生學習的現狀,后兩門判斷的則是學生的智商,也就是未來的學習能力,這是無法通過復習備考提高的考試。
除了考試,私立學校申請的一個重要環節,是在讀學校校長的推薦信,以及面試。英國的私立中學常年都有開放日,邀請學生和家長參觀,并有機會跟校長及師生面談。11+的漫長道路在五年級(9歲)正式拉開帷幕,多數家長在五年級的個學期或者更早就決定了申請的學校。申請需要100鎊到300鎊不等的申請費,但是沒有總量的限制。
每所學校的申請都要經歷看學校、預選、入學考試、面試、獎學金考試等環節。每年圣誕節后,是大部分私立學校入學考試的日子,2月則是發榜的時候。報考一所學校,平均要數月內去該校4次。2017年下半年,筆者的雙胞胎每人報考5所中學,總計10所學校。筆者單單是考試接送就跑了至少40次,1月份的每一天,幾乎都被11+的考試排滿!
越的私立中學,申請的周期通常也越長。伊頓公學的申請雖然已經一再改革,但是很多貴族家庭依然是在男嬰一出世,就會注冊申請。盡管9年級才入學,但是主要遴選依然是在5年級,首先是機考數理與語言推理能力,然后經過筆試的預選、面試,層層篩選后,在6年級發放有條件錄取,8年級再根據英國私立中學的結業考試(Common Entrance)決定后的錄取。而Common Entrance Exam,除了數學、英語、科學、法語等主要科目,還包括拉丁語甚至古希臘語的考試。
五年級剛開學的一天,女兒無意中跟筆者說,全班只有她和迪妮沒有家教。筆者略有不安,擔心耽誤了孩子。跟女兒一個同學的媽媽喝茶時,筆者說,只有女兒和迪妮沒有家教。朋友聽后說,迪妮三年級起就有家教的,但是她從來都不告訴我們她女兒的輔導老師是誰。如此說來,其實女兒原來是全班沒有家教的孩子。再急問同在五年級的兒子,答案讓筆者大吃一驚:兒子竟是全班沒有家教的孩子!
盡管歷來不贊成孩子在課外請家教,但是五年級家長草木皆兵的氣氛讓筆者感到形勢嚴峻。當筆者如夢初醒、決定給孩子找家教時,1個小時高達70英鎊(約合人民幣600元)的學費,居然還找不到老師!合適的老師的等候名單早已經排到了1年以后。
無論國內還是國外,的人才總是層層篩選出來的。無論教育環境、教育理念有多大的差異,精英教育在哪里都是充滿競爭的!
相關資訊
同類文章排行
- 英國留學最受歡迎的幾個職業認證機構,你知道嗎?
- 關于簡化赴中國人員健康碼申請流程的通知
- 捷報來襲~~如何成為英國Global Talent簽證的幸運鵝...
- 子女在英國最早七歲可申請永居?
- 英國留學的“出勤率”有多重要,你知道嗎?
- 留學大潮回歸,英國簽證擠爆,審理‘優待’中國申請者!
- 英國留學好處多多,如何快速申請英國留學?
- 450億英鎊,英國50年以來最強減稅方案!英鎊暴跌留學生可以省錢了~~
- 英國創新簽證秋季變政在即!英國哪些大學最賺錢??
- 英國常見的幾種陪讀方式,你都知道嗎?
最新資訊文章
- 英國將要限制赴英留學, 削減簽證數量??
- 英國工資漲幅創22年記錄
- 英國留學最受歡迎的幾個職業認證機構,你知道嗎?
- 關于簡化赴中國人員健康碼申請流程的通知
- 每周開銷最低150多鎊?英國生活成本最低的十大城市!
- 捷報來襲~~如何成為英國Global Talent簽證的幸運鵝...
- 子女在英國最早七歲可申請永居?
- 英國留學的“出勤率”有多重要,你知道嗎?
- 留學大潮回歸,英國簽證擠爆,審理‘優待’中國申請者!
- 英國留學好處多多,如何快速申請英國留學?